查看原文
其他

坚持“四个面向” 澎湃“第一动力”

奋进一流的 浙江大学 2023-04-16

 编者按: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大学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在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迈出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坚实步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通讯,全面呈现五年来浙江大学发展建设成效,激励全校师生在高远使命引领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快速发展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过去五年来,浙江大学党委始终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锚定科学研究,“四个面向”既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目标方向,更是浙大人肩负的使命责任。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努力成为引领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去年底,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简称CHIEF)取得重大进展,重载机和高速机深化方案设计通过专家评审,两台离心机主机转入制造阶段。
这项装置由浙大建筑工程学院陈云敏院士领衔研发,通过离心机模拟超重力,利用“时空压缩”“相分离加速”效应,为人类发现物质运动新规律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极端物理条件。
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林伟岸介绍,预计到今年完成超重力实验大楼全部土建结构工程和部分幕墙、装修工程,模型机与部分机载装置完成调试投入试运行;到2024年实验大楼通过竣工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



从预研、立项到建设,离心机与机载装置的技术指标均国际领先,项目聚焦以岩土体、地质体、合金熔体等多相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探索前沿的科技道路上,不断实现从0到1的原始突破。


重大原始创新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交叉学科领域。


五年来,深入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双脑计划”破圈跨界、“量子计划”精密探测、“天工计划”重塑物质、“问天计划”求索星辰……推进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质、大文化等学科板块交叉融合,浙大不断催生引领未来的新领域新方向。


创新致胜,就是攻入“无人区”,抢占“制高点”。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指出,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坚定“四个面向”实施关键突破,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全球凝练未来重点突破方向,持续深化有组织创新,不断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走向前列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7月,依托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量子计算创新工坊自研的“天目1号”超导量子芯片,浙大物理学院王震研究员、王浩华教授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等研究团队合作,在超导量子芯片上首次采用全数字化量子模拟方式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拓扑时间晶体,解开了世界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的梦想是早日实现真正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我相信这个研究领域在未来的人类生活中会有重要意义。敦促我前进的,大概是一种探索世界的责任感吧。”“90后”的王震对未来充满期待。


科技的创新,源于知识的创新。浙江大学改变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学科组建形式、协同创新模式,让各类创新元素竞相奔涌。



五年来,浙大学者解决了困扰数学界多年的“曲率积分猜想”和“有限测度猜想”,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记录,开发了观察测量单分子化学反应的新型超分辨率显微镜,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实现突破。


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


带领团队研发新型化学显微镜的化学系研究员冯建东,对微观的单分子化学反应实现了观察、操纵和测量,这项研究成果登上《自然》封面。


翻开冯建东的履历,2013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前往欧洲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完成博士后工作后回到母校。“浙大为我们提供了开展独立研究的土壤,我们青年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学术规划去建设实验室,这一点非常吸引我。”冯建东说。


聚焦重点领域,实施基础研究长周期考核计划。在破“四唯”中,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能否抢占科技制高点,意味着在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能否胜出。


五年来,浙江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在国际顶级杂志《细胞》《自然》《科学》三大主刊及子刊发文数翻番,科研经费先后突破50亿、60亿、70亿大关。浙大科技工作者,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劈波斩浪,奋楫争先。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努力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排头兵”



唯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间,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肖丰收教授、王亮研究员团队持续在《科学》杂志刊发3篇研究论文,通过催化剂性能研究大宗化学品的清洁制造。


最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聚焦能源化工领域的基础化工原料烯烃,烯烃产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团队开发一种新型催化体系,实现煤制烯烃效率翻倍。


这种物理混合的新型催化体系,可以在对现有催化剂“无损”的情况下对反应性能进行调控,不需要改造现有工业反应路线,就能够高效率地应用于生产实践,让煤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从不同的PI汇聚到一个大的团队,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做出更好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肖丰收说。


为国贡献,是科研创新的使命担当。



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个体攻关转向团队科研攻关,在构建适应大科学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中提供坚实基础。


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指出,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矢志不渝地勇攀科研高峰,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持续完善科研发展方式,开展引领性和有组织地创新,将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作为提升科研品质的必由之路。


五年来,盾构及掘进技术引领中国制造,空间网架理论织就超大跨度“冰丝带”有力支撑科技冬奥,“浙金研2号”获得国家审定推进棉花育种发展……高端装备、智能感知、智慧农业、医药联动,团队的力量举足轻重,锚定重大攻关方向,培育重大攻关项目。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2项。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面对茫茫大海,人类还有太多未解之谜——海洋灾害成因、海底碳储存、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亟待破题。


由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郑津洋院士担任首届实验室主任的东海实验室,立足舟山、面向全省、联动长三角,支撑海洋数字经济、智能装备和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汇聚各类力量‘入海冲浪’,在海洋科技应用场景中,推动更多成果规模化应用。”


筑巢引凤,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汇聚资源打造高能级平台,浙江大学以“跨山追海争雄长”的魄力,超常规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五年来,浙江大学全力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的浙大方案,牵头组建了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参与建设了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面向未来,浙大科学研究向何处去?


学校开展了四校合并以来的第一次科研大讨论,形成了《浙江大学科研大讨论意见共识20条》,明确了“十四五”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制定了《浙江大学“十四五”创新生态建设规划》。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亚洲首台11.6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于2021年10月成功下线,标志着当时亚洲最大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


该机组是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吴立建教授带领团队,联合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的。


“突破大容量风机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实现关键装备全面国产化,过程无疑是艰难的。但科研工作者的价值正在于此,走上这条路就需要做好奉献的准备,”从研发中心成立伊始,吴立建便告诫自己和团队,“突破知识产权壁垒,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是实现我国海上风电强国的关键。”


围绕关键核心问题,前瞻布局,持续深化有组织创新,加速实现国家战略急需的重大突破,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


五年来,浙大启动“启真计划”“紫金计划”“领航计划”,建设“攻关特区”,在高端装备、生物育种、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凝练了一批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方向和重要项目。


面向经济主战场

努力成为赋能现代产业的“动力源”



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使科研成果真正运用到经济主战场。


热能工程研究所严建华教授团队的发明专利“可调谐激光光谱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在线监测二噁英的方法”,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这种能为大型固体废物焚烧项目做“CT”的前沿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做到了实时在线监测垃圾焚烧电厂排放烟气中的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噁英。


目前,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多个日焚烧量超过1000吨的垃圾焚烧厂,以及山东、重庆的一些垃圾焚烧龙头企业,都安装了基于该专利技术研发的二噁英在线监测系统。接下来,这套技术还将运用于我国危险废物焚烧、核电厂固废处置、大型钢铁企业等项目的二噁英污染防控,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



实施“百千万”产学研合作行动,学校大力提升科技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成效。


五年来,学校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制高点,拓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道,贯通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在新式产学研合作中形成新特色。


学校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赋能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重要部署,迅速响应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先用后转”,推荐168件专利免费向中小企业和山区26县试用,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于勇老师和仙居的杨梅加工企业签订的第一个许可合同,开展专利技术产业化和成套设备的安装设计。



聚焦产业,浙江大学立足浙江、服务浙江、奉献浙江的成色更加鲜明,区域目标与国家战略的结合更加紧密。让更多科技创新从“书架”走上“货架”,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年来,浙大专利授权数、十年引用论文数、国际合作论文数等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高校前列。不仅服务浙江26县区,更拓展建设上海高等研究院、海南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形成了学科覆盖广、类型分布全的科创平台体系。


钙钛矿LED是在显示、照明、通讯等领域极具潜力的新一代发光技术。然而,其不稳定性是实现产业应用的最大挑战。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狄大卫教授与赵保丹研究员团队,在此方向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利用一种双极性分子稳定剂,在钙钛矿LED中实现了可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的超长工作寿命。


“我们的实验表明,钙钛矿材料在稳定性方面并没有‘基因缺陷’,”狄大卫说,“虽然具有类似长寿命的可见光钙钛矿器件仍有待开发,但超稳定钙钛矿LED的实现,为钙钛矿发光技术进入产业应用铺平了道路。”


实施一流高峰学科引领新型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学校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预研。


五年来,浙大着力推进技术科学研究,从产业和工程迭代中凝练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在工程力学、计算数学、化工原理等领域持续发力,弄通技术瓶颈背后的基础理论和原理。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努力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队”



此刻当人们仰望长空,中国空间站正翱翔寰宇。


由浙江大学领衔的中国空间站工程应用系统的首个干细胞项目在轨开展。


空间实验装置将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分化,并进行实时显微成像。在轨实验完成后,实验装置中的细胞样品还将随航天员重返地面,接受进一步的生物学分析。



团队前期的研究发现,大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太空中没有分化成骨细胞,而成为了脂肪细胞。“这与老年人骨质流失的情况十分相似。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生物学原因。”余路阳介绍说。理解生命的过程,探究生命的本质,空间实验最终的关照对象还要回到人类自身。


提升攻关清单含金量,需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五年来,浙大科研工作者绘制成功全球首张人类细胞图谱,首次揭示记忆遗忘、缰核介导抑郁等关键机制,率先揭秘生命信号调控和疾病靶标的原子密码……浙大加快建设生命健康科创高地,为国家科研积蓄力量。


14次不同方案的化疗、20次放疗、全胃切除手术……自从4年多前被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来自广东的孙先生(化名)就开始了漫长而又痛苦的治疗,几乎所有方案都尝试过了,然而疗效一直不尽人意,肿瘤反复复发。


“命运已经给我判了‘死刑’,整个人感觉犹如掉进了万丈深渊一般。”2020年5月,孙先生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过前期的评估,接受了全新的PD1-19bbzCAR-T细胞治疗,如今孙先生无病生存已超过2年。



浙大一院黄河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利用2020年获诺贝尔奖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T淋巴细胞中PD1位点精确敲除,定点插入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CD19CAR分子,构建完成全新的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细胞(PD1-19bbz)。
这是迄今为止全球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淋巴瘤中高缓解率和低毒副反应的最好临床结果,标志着中国学者在CAR-T细胞研发及临床转化应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贯通基础与临床,融通医术与学术。
五年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A++数量全国高校领先,创建“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成立全国首个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着力打造新的学术增长极和创新生长点。
皮肤病是人类健康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困扰着全球数十亿人。
如何以个性化的方式精确控制药物释放的位置、范围、剂量等,成为局部给药系统研发的一个关键。
药学院顾臻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了一款“喷药打印机”,以药为墨打印个性化给药贴片,用于皮肤疾病的局部治疗。“这项研究所选的材料环保,且药物贴片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我们正积极推动申请相关临床试验。”



医学的未来,更加凸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五年来,浙江大学对标全球一流,对标医学高峰,获批感染性疾病和儿童健康与疾病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大力建设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实现微创器械过长替代”突破医疗器械重大问题。



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浙大何为?


浙江大学在中华民族复兴全局中肩负着教育图强、创新制胜、人才引领的光荣使命,站在新的起点,浙大科技工作者信心满怀,以时不我待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坚决把高质量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文字记者:柯溢能

图片源自往期推文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巩博弘 | 马宇丹

责任编辑:马宇丹



推荐阅读

1.解锁学科魅力、领略大学精彩,2023年高招会客厅来啦!助你决胜高考!2.循国家期待 育时代新人
3.她斩获金奖,他连年第一,他们在校设最高奖的舞台会师!
4.这门课,带你入戏5.圆滚滚、糯叽叽、软乎乎
6.浙大校长杜江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奋斗之我筑强国之基|在浙江大学2023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点个赞和在看,为浙大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